讲好黄河宁夏故事 《唐徕渠志》出版发行

时间 : 2023-03-23 19:16:48 来源 : 银川新闻网


(资料图)

3月22日,自治区唐徕渠管理处举行《唐徕渠志》发行仪式,标志着《唐徕渠志》正式出版发行。据悉,志书编纂全面系统保存历史资料,力求志书内容翔实,既成为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的水利志,也是弘扬宁夏引黄灌溉文化,传承历史文脉,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的力作。

唐徕渠是宁夏引黄灌区历史悠久的最大自流干渠,始凿于汉,复浚于唐,经历代开发整治,兴盛于今,为宁夏引黄灌溉工程遗产之典范。此次编纂《唐徕渠志》,旨在客观详实记载唐徕渠水利事业建设发展历程,反映唐徕渠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发掘灌区治水兴水的智慧成果。

据介绍,《唐徕渠志》分为地理环境、工程沿革、工程建设、渠道管理、灌溉管理等14章58节内容,累计92余万字。本次修志重点是在管理处1993年内部编写的《唐徕渠志》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地方志和灌区水利志关于唐徕渠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历史资料,依据史料全面完整记述唐徕渠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重点补充完善了唐徕渠在1950年至1970年渠道工程由灌区各县分段管理的水利工作和1978第二农场渠并入唐徕渠以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详细记述1990年以来的唐徕渠工程管理和灌区建设发展历史成就。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对唐徕渠历代渠道工程整治进行了详细的发掘,系统补充大事记、治水人物、水利艺文等125篇,整理收录了宁夏历代地方志、水利志对唐徕渠的记载相关资料74条,系统梳理反映古今治水理念、治水技术、治水文化等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以唐徕渠为典范的引黄灌溉艰苦卓绝的发展史。

自治区唐徕渠管理处处长陶东表示,《唐徕渠志》的出版发行,只是传承水利文化的一个新起点,管理处将主动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古渠道工程遗产保护,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加强水利历史和文化挖掘保护工作,形成一批水利文化成果,持续推动讲好唐徕故事、宁夏故事、黄河故事,弘扬水利文化,让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享受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水利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社会营造“传承水利文化、关注水利发展”的良好氛围。

记者 吴春霖

【责任编辑:张宇之】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